优胜服务莫老师 发表于 2014-11-18 16:32:53

【经验点滴】油唧使用规范及驱动力的计算

油唧结构紧凑,直线运动平稳,输出力大,在模中得到较多的运用;但因其工作效率低、控制繁琐,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一、油唧的适用场合:
1、油唧抽前模行位:
前模行位用油唧驱动,可简化模具结构;但需注意动作顺序的控制和行位锁紧,以免动作错乱损坏模具或油唧锁紧力不足而无法封胶,抽芯力不足而抽不动行位。


2、油唧抽大行程行位或斜行位:
大行程行位或斜行位用油唧驱动;

当行位行程较大或动模行位向动模边倾斜较大时,如用斜边抽芯,其受力较差,容易损坏;可用油唧而改善受力状况。

3、油唧用于制品顶出:
A、在顶出行程超过啤机顶出行程时,可考虑用油唧顶出。
B、从定模顶出(倒装模常用结构)。
C、从侧向顶出。
在此类应用中,应注意油唧的安装位置,尽可能使油唧顶出力与顶出元件对顶针组板的作用力构成平衡力系,减少顶针组板动哥林柱的倾覆力,使顶针组板动作顺。


二、油唧驱动力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在模具设计时设计师通过类比的办法来选择油唧,对油唧驱动力不做计算。但如果没有类比对象或在一些不常见的场合须对油唧驱动力进行正确的计算,才能选择合适大小的油唧。
由力的计算公式可知: F = PS (P:压强; S:受压面积)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由于油唧在作推动和拉动时受压面积不同,故所产生的力也是不同, 即:
推力F1 = P×π(D/2)2=P×π/4*D2         
拉力F2 = P×π[(D/2)2-(d/2)2] = P×π/4* (D2-d2)
(φD:油缸内径;d: 活塞杆直径)
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加上一个负荷率β。因为油缸所产生的力不会100%用于推或拉,β常选0.8,故公式变为:
推力F1 = 0.8×P×π/4×D2
拉力F2 = 0.8×P×π/4×(D2-d2)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只要知道油缸内径φD和活塞直径φd 以及压强P(一般为常数)就可以算出该型号油唧所能产生的力。

例如:华信标准柱型油压缸的P值均可耐压至140kgf/cm2,油唧型号为:JHC140-FA100B*200BAB-1。查资料得知:油缸内径D = 100mm活赛杆直径d = 56mm。注意直径的单位计算时需化为cm,则:
推力F1 = P×πD2/4×0.8 = 140×π×102/4×0.8 ≈ 8796(kgf)
拉力F2 = P×π(D2-d2)/4×0.8 = 140×π(102-5.62)×0.8 ≈ 6037(kgf)

三、油唧行程的确定:
**** Hidden Message *****

yanjianxfa 发表于 2014-11-22 11:31:48

温馨提示:中国模具资料网是优胜模具培训学校创办的专业技术论坛

模具仔 发表于 2015-10-3 08:19:31

好            

杨柳飘飘 发表于 2014-12-8 22:01:41

【经验点滴】油唧使用规范及驱动力的计算

zjb-ing 发表于 2014-11-18 18:49:28

學學!謝謝樓主分享!!!

曉て修罗 发表于 2014-11-18 21:33:59

学习了!

lisanqiang789 发表于 2014-11-19 11:18:18

顶顶顶顶顶

equire 发表于 2014-11-20 23:07:31

谢谢分享了

wayli 发表于 2014-11-22 11:25:39

Thanks,It is a good share information,.

zergstar888 发表于 2014-11-24 12:09:51

08908908909809

xiaoma 发表于 2014-11-24 14:18:07

多谢分享{:soso_e181:}

潘清扬 发表于 2014-11-25 22:19:32

油唧使用规范及驱动力的计算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经验点滴】油唧使用规范及驱动力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