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注册】点击左边“微信账号登陆”图标,微信扫描即自动注册并登陆
搜索
查看: 2911|回复: 4

[读书推荐] 嘉鱼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9 20: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突然邂逅一位曾经一起在嘉鱼工作过的同事,聊起了一些过去的事,顿然勾起一丝对嘉鱼的记忆。
    嘉鱼是距武汉市主城区西南80公路里左右的一个小县,县城所在地鱼岳镇上有□□集团的一个生产卫生材料的分公司,04年应一个朋友之邀,我曾经在那里工作过一段时间。
    我对嘉鱼其实是非常陌生的,第一次入耳,应该是1998年的抗洪抢险,一个簰洲湾溃堤和17名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抗洪抢险烈士,让嘉鱼从此走进了每一个国人的记忆里。所以,当车上的乘客告诉我车过簰洲湾时,我特别的坐到车窗边,非常认真的留意簰洲湾的景象,只是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当车从公路上疾驶而过时,这里的田野是否就是当年的水漫金山之地;那一排杨树是否就是洪水中那个小江珊的栖生之处;车轮碾过的公路上,是否曾经冲驰过汪汪洪水中解放军的那一艘艘生命之舟;车窗外那忽而扑面而来,忽而疾驶而过的长堤上,是否有过解放军17烈士那面对洪魔,慷慨赴难的身影。我寻不见被1998年特大洪水冲刷过的任何痕迹。公路两旁到处都是和我在其它地方所看到的一样,碧绿的田野,忙碌的身影;老人悠闲在屋前,孩童缠绵于膝下;小楼,杨树,炊烟;人声,鸡鸣,狗吠……一片田园农庄的景色。所不同的是,公路两旁堆满了刚刚收获的南瓜,一摞摞,一片片,看得出,这是丰收的果实在迫不及待的等待着跳上人们的餐桌——
    公司的所在地就在县城边上离长江干堤不远的地方,晚饭后,我不改“百步走”的习惯,沿着蜿蜒的长堤急步而行。既在锻炼身体,也有好奇社情之意。第一次上堤时,极目望去,眼前并无任何船舶和码头,原来,离堤岸不远处,横卧着一个江心小岛,小岛之外才是长江的主航道,小岛和长江左堤岸之间只是一个支航道。此时虽然仍是长江的丰水期,但江水在这里俨然是那么的驯服,全然不见这里曾经有过的汹涌和狰狞。想必这里的江水也不深,江面上居然有着三、五条的小渔船,鱼家衬着晚霞张网而捕,举纲而拽的恬美景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无意观赏此景,继续沿着大堤左顾右盼的前行,眼帘中忽然出现一个并不显张扬的幽静之处,不知道是堤依着它还是它偎着堤,浑然一体。感觉并不显气势的门楼上,书写着什么,全然没有在意,像是公园,进得园内,果见里面树木葱郁,花台,石阶,护栏,碑塔,阁亭……。我沿着蜿蜒的小径行走——眼前突然出现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哦!原来这里是嘉鱼烈士陵园。坦率的说,由于时间关系,对于园内的一切,我还来不及认真的品,仔细的读。但我仍然记得,革命烈士纪念塔是我唯一驻足的地方——仰望碑塔,我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历史巨人的脚下;凝神沉思,又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和我眼前的英灵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此时,就连深邃的太空也近在咫尺,我送去一个对先烈们的顶礼膜拜和虔诚的问候,他致我一个后辈人要加倍珍惜和奋斗的回答……。
    离开烈士纪念塔, 眼前一片宽敞,明亮。 我刚才似乎是从后门而入,而这里才是烈士陵园的大门。大门旁的开阔处里,几个中老年京剧(也许是汉剧)票友就着几把乐器,还正在那忘情的自娱自乐呢。天色渐晚,我急忙着寻找从这里往回返的路,临离开此地时,再回首那高高的牌楼,赵朴初书写的“南有嘉鱼”四个大字,苍劲中透着圆润,仿佛读得出嘉鱼和《诗经》一般古老的传说……。
    后来向一些本地的同事了解,始知这里最古老的地名叫龙潭山,民国时期因为文庙迁于此,又称为文庙山,后被辟为公园,上世纪60年代初随着20年代大革命时期就参加革命的嘉鱼人李文卿烈士被杨名而被改为烈士陵园——是啊!嘉鱼人杰地灵,我不禁肃然起敬——
    嘉鱼的街道颇有特色,老城区里仅有的一条长长的主街,连接着公司门前的这一条辅路,足有5公里长,也算得上是“十里长街”了吧。有一次晚饭后的“走路”,竟然单边就走了70分钟。老街老巷里还有不少应该是解放前的房屋,旧时的砖墙,木质的门面,时不时还可以看得见镌刻着历史印记的青石条。古老的丝瓜巷(这是我记住的唯一一个地名)里,有几幢老式的小阁楼,木质的阳台,木质的栅栏,小小的飞檐,厚厚的门板,加上被岁月明显冲刷过的木纹印记,仍然在极力张扬着它曾经有过的过去。只是相拥而立着几幢略显现代气息的小楼,时不时又还凸显出一块两块用白色涂料涂饰的墙面——那是木改墙,维修以后留下的痕迹——旧貌“新”颜,已经有点不伦不类了——。巷子深处,仍然有一些经营户,想必应该是几十年的传承。丝瓜巷蜿蜒,狭窄,犹如一条丝瓜,非常形象。什么时间得此名,我问过几个同事,竟然连他们本地人也没有说清楚。

评分

参与人数 1Q币 +4 收起 理由
优胜模具 + 4 发帖收益,回帖人越多收益越高

查看全部评分

动画师动画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20: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公司门前那条辅路上穿丝瓜巷而出,是老城区里最繁华的一处地方。方寸之地上,超市,歌厅,商贾……鳞次栉比,人声鼎沸。到了晚上,快餐摊前热气腾腾,烧烤炉旁烟雾弥漫,铁器家什的敲击声,小贩的吆喝声,商家的广告声,汽车的喇叭声……,间和着歌厅里飘出的靡靡之音,随着霓虹灯的闪烁,更是不绝于耳,处处都极力地彰显着白日里还没有表现充分的活力。
    和老街的喧哗相比,距此不远的三湖连江就显得别有洞天了,这里恬静,闲适,花团锦簇,杨柳轻拂,让人撩心,让人沉醉。那三湖我不知,只是光听这地名就充满着意境。我是慕名而去的,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仿佛敞开着它的胸怀,等着你的到来,湖面上,几只小游船在悠闲地荡漾着。远处,湖光一色,山水相依,清澈皓洁的蓝天白云下,层峦叠嶂的天际轮廓中,虽然寻不着高山或是峻岭的巍峨,但你绝对读得出丘陵或是高坡的妩媚——象海市蜃楼般的亲吻着三湖之涯。距岸边不远的湖心岛上,绿荫中还掩饰着什么,不得而知,好像充满着原始的痕迹,站在这边,看不出岛上什么有特色的开发,有如美丽的姑娘还盖着一块诱人的面纱。湖边的广场上矗立着状如一叶风帆——一尊现代的的写意雕塑。树影婆娑中,情人亲昵,老人起舞,孩童嬉戏,和在任何广场里见到的都一样。不一样的——则是湖边那人工铺就的金色沙滩和碧绿的湖水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于南海风情,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我沿着湖边的广场继续前行,前面是一片正在开发的痕迹,可以肯定,作为一个城市的广场或是休闲旅游之地,这里还远远没有完工,也许,若干年后,这里将会带给人们一个更大的惊喜——
    我常常在街道两旁的“牛皮癣”中,看到一些在其它地方不曾看到的广告——出租成套的餐具,桌椅和大棚。问过本地的一些同事以后才知道,原来这里有一个和我们那里稍显不一样的风俗。大喜之日必大庆,有一个吃“垫席”的过程,少则二、三天,多则甚至于六、七天,最后一天才是“正宴”,我曾问过几个同事,送一份“份子钱”,天天都去吃“垫席”,不定就是“投资大,收入小”,老板撑得住吗?有人告诉我,“垫席”是一定要去吃的,不去,老板兴许会不高兴,至于老板撑不撑得住,那就是老板的待客之道了,一般来讲,嘉鱼人热情,不会慢待客人,再怎么着也会“癞蛤膜垫床脚——硬撑一把的”。不过,实事求是的说,“垫席”也不会是特别讲究,还是比“正宴”要差一点的。哦!我明白啦——正是这个“垫席”催生了“出租成套的餐具,桌椅和大棚”的营生,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情啊!
    然而我却适应不了这个“人情”,总是觉着让人家老板吃了亏似的。那一次,一个嘉鱼同事家有喜事,很自然的送上了一份“份子钱”,却怎么也不想去吃这个“垫席”。入了“乡”竟然还随不了“俗”,以至于因为工作关系,到最后连“正宴”也耽误了,哈哈哈——真是好笑,倒是我自己——做了一笔“投资大,收入小”的“买卖”!!哈哈哈——!
    离开嘉鱼已经几年了,仍然记得嘉鱼的一些同事。女同事黄□,原是成品车间的一个轮班长,干练,泼辣而不失细致,生产上的事,什么时候都能够让你感觉到井井有条,不失调度。但后来把她调到生产部做计划调度工作,却偶遇非议——初中文化。不过,她倒是挺争气的,短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使用电脑,学会了使用统计报表……。品管部长吴□雯,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好学,勤奋而尽忠职守,只是因为其正在家里坐“月子”,离开嘉鱼的时候俨然没有见上一面……还有……哦——见谅见谅,恕不一一列举啦——那一段日子里,现在回想起来,少不了辛劳,少不了烦恼,但和那些同事们在一起的时侯,也并没有少得了应该有的惬意——!
    嘉鱼,一个此生留下过汗水和脚印,也留下过一些记忆的地方,至今鲜活难忘。但记忆中的嘉鱼并不全在于上面的寥寥几笔——嘉鱼县城的新区在老城之外,已经拔地而起。整齐的街道,宽阔的广场,新的长途汽车站,嘉鱼一中,……还有那些矗立在新区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单位的一幢幢,一片片的现代建筑……,阳光,花团,草坪,绿树,雕塑点缀其间,将嘉鱼的今天尽情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不远处,一些正在建设中的工地上,机器轰鸣,塔吊旋转,装满建筑材料的车辆川流不息……无一不在昭示着嘉鱼的明天会更好——
    毫无疑问,嘉鱼的明天是美好的,只是现在我不知道——秀美的三湖连江是否装扮的更加漂亮,美丽的姑娘——湖心岛,是否掀开了它那撩人的面纱;在那个不知名的小酒店,和朋友一起把酒问盏,品尝过的据说是嘉鱼特产的莲藕汤,是否更加的爽滑……;还有,“欠”着我一杯喜酒的吴□雯,你那个我从未谋面的小宝贝——一定是非常的可爱,没有上学,也该上“幼儿园本科”了吧——哈哈哈——!远方的过客,借着这一篇陋文,祝福嘉鱼,也祝福你——快快的长大!
     …………
动画师动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21: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温馨提示】技术问题请优先发到问答专栏,优胜教师团队将及时回复,谢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21: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国庆期间去了趟嘉鱼,途经丝瓜巷,认为它的名字比较怪,一问我老婆,她也答不上来,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只是说这条巷子弯弯曲曲,像丝瓜一样,具体什么,到底还是说不上来。真是一条老街呀,青石路,两边的房子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我还看到了用传统方法做出鸡蛋卷的了,是一对中年夫妻,像现在的苍蝇拍一样的,两个合起来,把调好的原料放里面,烤好一边,翻过来再烤另一边,他做起来很是熟练的,一下就做好了一大堆,这样纯手工做出来的鸡蛋卷,我小时候最爱吃的,想不到是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
动画师动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5 15: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优胜周平 发表于 2012-10-29 21:05
今年国庆期间去了趟嘉鱼,途经丝瓜巷,认为它的名字比较怪,一问我老婆,她也答不上来,为什么叫这 ...

我就是嘉鱼人。
优胜专注教学 技术实力最强 www.ysug.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