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轴数控铣床的结构形式
开放化是目前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PC-NC(个人计算机数控)是目前比较现实的数控系统开放化的途径[5-6]。因此,本数控系统设计为基于PC+运动控制卡的模式。运动控制卡置于计算机PCI插槽中,控制卡与数控铣床进行电连接,通过计算机上的控制软件对多主轴数控铣床进行硬件配置与控制。控制卡测控信号包含三运动轴脉冲及方向信号、各主轴旋转的开关信号、主轴转速信号、各主轴的旋转驱动使能信号、各主轴的换刀气缸升降使能信号、各轴零位限位信号、对刀信号以及手轮输入信号等。 Y
轴驱动电机驱动工件装夹底板做Y 轴方向的运动。整个主轴系统安装在主轴横梁上,主轴横梁由一路伺服驱动电机驱动做 X 向 正负运动, Z 1、 Z 2、 Z 3 等多个主轴安装于主轴横梁上。此系统必须同时满足中小型多工件加工和多工序铣削加工的需要,因此,多工件加工和多工序加工需要采用不同的机床结构形式,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轴的驱动形式。
(1)多工件加工机床。
此种配置用于批量加工的同步驱动模式,主轴横梁本身不能在Z 向上下运动,每个主轴各由1路Z 轴驱动电机通过丝杠螺母副形式进行上下驱动,如图1所示。加工时需通过模拟开关调整,使3主轴电机同时或选择部分进行驱动,对同一个工件而言,3主轴运动控制完全一致,从而可以实现1路驱动信号同时驱动3个轴运动的效果。但因初始安装位置无法保证绝对一致,以及刀具长短因型号或磨损原因而不同,3轴刀具加工点的Z 轴位置一般很难保持一致。为了使同时加工的工件外形尺寸完全一致,需要依次调整3个主轴使各轴工件坐标相同,即保证各主轴刀尖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才能保证加工深度一致,从而也能保证加工的工件外形尺寸的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