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注册】点击左边“微信账号登陆”图标,微信扫描即自动注册并登陆
搜索
查看: 752|回复: 0

[交流分享] 设计塑胶模具的流程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5 20: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设计一套塑胶模具呢,其加工设计过程包括接受任务书,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确定具体结构方案,绘制模具图,校对、审图、描图、送晒 ,编写制造工艺卡片,对模具进行试模及修模,完成后整理资料进行归档。下面请看具体的设计塑胶模具的流程分析。



一、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生产产量, 塑料制件样品,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1、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2、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

3、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4、 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5、 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设计,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三、具体结构方案

1、 确定模具类型

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

2、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3、 确定分型面

4、 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5、 确定浇注系统

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6、选择顶出方式

(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7、决定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

根据模具材料、强度计算或者经验数据,确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定位、导向件位置。

8、确定主要成型零件,结构件的结构形式

9、考虑模具各部分的强度,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了,模具的结构形式自然就解决了。这时,就应该着手绘制模具结构草图,为正式绘图作好准备。

四、绘制模具图,校对、审图、描图、送晒 ,编写制造工艺卡片

五、试模及修模

虽然是在选定成型材料、成型设备时,在预想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模具设计,但是人们的认识往往是不完善的,因此必须在模具加工完成以后,进行试模试验,看成型的制件质量如何。

在修模前,应当根据塑件出现的不良现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塑件缺陷的原因后提出补救方法。因为成型条件容易改变,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先变更成型条件,当变更成型条件不能解决问题时,才考虑修理模具。修理模具更应慎重,没有十分把握不可轻举妄动。其原因是一旦变更了模具条件,就不能再作大的改造和恢复原状。

六、整理资料进行归档

1、 模具经试验后,若暂不使用,则应该完全擦除脱模渣滓、灰尘、油污等,涂上黄油或其他防锈油或防锈剂,关到保管场所保管。

2、 把设计模具开始到模具加工成功,检验合格为止,在此期间所产生的技术资料,例如任务书、制件图、技术说明书、模具总装图、模具零件图、底图、模具设计说明书、检验记录表、试模修模记录等,按规定加以系统整理、装订、编号进行归档。这样做似乎很麻烦,但是对以后修理模具,设计新的模具都是很有用处的。
【温馨提示】技术问题请优先发到问答专栏,优胜教师团队将及时回复,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