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注册】点击左边“微信账号登陆”图标,微信扫描即自动注册并登陆
搜索
查看: 1813|回复: 1

[交流分享] 模流分析中的下玻纤取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9 14: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玻纤取向是指加玻纤的材料在剪切作用时排布,玻纤取向的差异化一般也是加玻纤材料翘曲的主要因素,分子取向通常指高分子链在剪切作用下的排布。大家也可以看到moldflow分析之后一般不加玻纤材料翘曲值这个选项是o,很小很小。玻纤取向和分子取向和流动方向不是一个概念,下面我发表下自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分子取向是指所有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链结构,在熔体的流动停止以前,由于流动剪切应力的作用而发生的定向,改变原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个过程称之为分子的取向。由于模腔表面剪切应力较大,芯部剪切应力较小,因此分子取向也是有一个梯度的。另外随着充模的完成,熔体流动也将停止,原来沿流动取向的高分子链此时又会由于热运动作用开始无规则运动,但由于冷却速度很快,无规则运动只进行一半就停止了,另一部分则被冻结在材料中,在高分子科学中称之为残余取向,这部分残余取向最终会发生松弛,并形成翘曲。由上可知,压力才是形成取向的根本原因,温度使取向发生松弛,流动只是提供剪切应力,它是产生取向的直接原因,流动并不能完全表示取向,因为流动停止后,取向仍在继续,并将千变万化。取向在高分子科学中用取向度karman函数定义表示,它是时空域的标量函数f(x,y,z,t),它与普通双折射实验的双折射度成正比。
【温馨提示】技术问题请优先发到问答专栏,优胜教师团队将及时回复,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