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温度对测量尺寸的影响
1.1成型原理
(1)--浇注口 (2)--浇道 (3)--进料点 (4)--模腔
经高温加热成溶融状态的树脂从浇注口
(1)进入浇道(2)在压力作用下从进料点(3)射入模腔(4)﹔
这个射出的过程对加热成溶融状态的高温树脂而言是一个逐渐冷却的过程。靠模腔壁的部分先冷却固化﹐后射入的渐次冷却固化。根据模腔形状﹐溶融树脂固化成一个产品设计时所规定的规格形状﹐这个过程即是成型过程。
1.2模具的饱和温度
一般而言﹐模具的饱和温度在80℃左右﹐为使模具很快达到饱和温度﹐有下列三个因素。
A.环境温度﹕冬14℃左右﹐夏40℃左右。
B.加温器(模温机)﹕在达到80℃需很长时间。
C.溶融树脂﹕260℃左右.
从上述可以看出﹐选择溶融树脂对模具进行加热使模具很快达到饱和温度是首选的。从成本角度考虑﹐用次料试模加温是最经济又有效的途径之一。
1.3温度的管制
选择适宜于某部品成型的最佳温度﹐要选一个温度作为控制参数﹐如模温或料温。管制温度点的参考值不要太多﹐用模温测试仪测出模具在最佳成型条件下的温度作为参数纳入管制即可。
一般来说﹐在测量时﹐冷模条件下产品的测量尺寸比热模大﹐故而首件尺寸的量侧应在热模状态下放入恒温室进行测量。
1.4线膨胀
公式﹕△L=L*(T2-T1)*∞
增长量=初长*(末温-初温)*热膨胀系数(该材质)
公式﹕△L=L*△T*∞
例﹕某ABS+PC的成型品在10℃测量时全长320mm﹐在30℃温度下测量该成型品﹐它的全长是多少mm?(假设已知ABS+PC的热膨胀系数是7.5*10-5)
增长量﹕△L=L*(T2-T1)*∞
=320*(30-20)*7.5*10-5
=320*10*7.5*10-5
=0.24mm
终长=L+△L
=320+0.24
=320.24mm
故在30℃之测量时﹐该成型品全长是320.24mm。
QC人员在量测时﹐应在恒温下进行﹐否则会因测量方法不当而误导技术人员。一般而言﹐热模在6个小时后会基本定型﹐尺寸会稳定下来﹐热膨胀系数是由材质决定的﹐吸水性强的材料﹐如压克力﹐外观较易发生变形翘曲﹐故不宜长期存放。
综上所述﹐温度对(树脂品)长度有决定性的影响。
2.温度对光泽度的影响﹕
温度对成型品的长度有影响之外﹐还对成型品的光泽度有相当的影响。一般来讲﹐有咬花面的成型品﹐温度升高时﹐光泽会变暗。相反﹐温度降低时﹐光泽变暗。
2.1 MI测定机和流动性测试。
MI测定机或称为MFI测定机是测试材质流动性能的一种测试仪器。全称是﹕MELT-FLOW-INDEX。
在成型时﹐原料加次料生产时﹐其流动性很好﹐结合线也较好﹐但次料在多次使用时﹐因高温高压条件作用﹐其化学排列键发生变化﹐即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也是密度发生变化.大家知道ρ=M/V,密度跟体积与重量有关,相同重量的原料和次料,其体积是不同的,因而其密度也就不同.
其密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其物理性,发生易脆化现象﹐给成型品的安全使用造成危害.故此,使用MFI测试机可通过流动性数值分析,从而判断出所加次料的比例程序,故而客户要求MFI测试机为必备的安全测量仪器,MI值被列为重要的管制数据之一.
2.2次料的使用
对次料的利用是成型厂商降低成本首选途径之一.但是,次料的使用给成型品的安全性有严重危害因素,上面已阐述过其原因.但是质量和成本问题必须同时兼顾的要求下,成型生产时加入次料,首先要主动找品管人员对其MFI值测定并作破坏性强度试验,品管和成型技术人员要共同完成对安全系数的把握程度,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根据经验,一般次料之配比不超过10%为宜,但也应视产品的形状、厚度而定.
2.3试模条件和周期时间
试模条件并非最佳的成型条件,原因是温度在试模阶段是一个变量.
Cycle time 之恒定性要求作业程序之固定化和稳定性.
结语:
成型技术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要以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知识去赢得客户的信赖与尊敬,以达到质量(Q)与成本(C)的最佳结合,使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和产品信誉,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
|
|